今天给各位分享黄道婆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道婆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黄道婆简介,黄道婆是哪里人?

2、黄道婆

3、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约1245-1330年)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出身贫困,年少时受到封建家庭的压迫,逃到了崖州(今海南省)。以道观为家,在黎族姐妹中工作和生活,并师从黎族人学会如何使用制棉工具和编织黎族人的崖州被子的方法。   元代元贞时期(1295-1296),黄道婆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别人制棉花,并传授和推广“防(搅,即轧棉)、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错纱配色、综上织”等织造技术。在她编织的被子巾带上,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的人民很快便掌握了这些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间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纷纷效仿。棉纺织品色彩斑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后来黄道婆去世后,松江府依旧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还有着“衣被天下”的美称。   黄道婆死于1330年。松江人民感激她的恩德,在从顺帝到元二年(1336年),为她建立了一个祠堂,并在她年老时享受祭祀。后来因为战争,这座祠堂被摧毁了。一直到正二十二年(1362年),乡人张守中重建祠堂,并请王逢写诗作为纪念。   在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张之象在宁国神庙塑造了黄道婆的塑像。清朝嘉庆年间,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胡同立一座小庙,黄道婆墓在上海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建,并立有一块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经有一座祠堂叫先棉祠,还建造一座黄道婆禅院。在上海豫园内,还有一座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黄道婆在故乡乌泥泾还有上海所做出的的成绩,至今还在为她传颂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拼音:Huáng Dàopó脱贫致富,成为中国早期纺织业最 著名的女性之一。   黄氏很可能出生于公元 1240 年或 1245 年左右。她姓黄,道婆是她晚年的尊称。 出身贫困家庭的黄某,十岁那年被家人卖身离家出走。 由于无法忍受不断受到的虐待,黄某从上海附近的松江老家沿着黄浦江而上,然后登上了开往海南崖州港的轮船。 在崖州,她跟当地的黎族人学纺纱织布。   1295年前后,黄回到松江,开始向当地妇女传授棉纺和织布技术,同时制造西装、细丝织物和织造机械(如起毛机、破碎机和三锭脚踏织布机) xxx提高了效率。 在织造方面,黄氏生产混棉布、色织布和经纬混纺布。 她的编织技术使她的家乡闻名于世,并开始了纺织制造业。   黄道婆是元代的纺织先驱。   黄道婆改进了轧花、拉伸、纺纱和编织等技术。 在轧花方面,她通过改进叫绞车的机器,想出了一种很容易就可以把棉籽从棉花中取出来的方法,这样它就可以通过步进的方式同时纺出三根纱线,从而xxx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弹力方面,她增加了弹弓对棉花的震荡作用,让棉花更加蓬松。 最终,人们发现在生产过程中纺纱更容易。 在纺纱方面,她改变了纺车原有的结构,减少了纱线断掉的可能性。 她还改进了编织工具。 她对旧工具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挑织、织锦等功能。   在黄道婆的家乡,人们习惯用手剥棉籽,既慢又麻烦。 在她创造并发明了新技术后,她把它带回了家乡。 通过教当地人用绞车轧棉去籽的方法,她的家乡终于提高了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精美的丝织品。   黄道婆在黎族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发明并传播了棉纺织技术,称为五泥井技术。 由加工、纺纱、织布三部分组成。 这提高了棉纺织的效率和质量,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为长三角地区的农纺文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黄道婆家纺棉纺技术的发展,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更高。   上海植物园为纪念她设立了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于2003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开馆,院内有一尊2.2米高的黄道婆塑像。 门柱上有“一梭穿乾坤,两手织云衣”对联。 横款为周谷城手书“衣被世界”。   1980年11月20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黄道婆为第四枚。 邮票上出现了古代xxx位女科学家黄道婆。 黄氏织机图 黄道婆墓   民间传说,农历四月初六是黄道婆的生日。 所以这一天在中国也被称为“棉花的生日”。   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黄道婆》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高度导演的舞台剧。 它首先在中国海南省演出,讲述了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习和改进黎族纺织技术的故事。 全剧共分七部分,将黎族民俗文化与中国纺织文化相结合,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关于黄道婆的传奇故事。 虽然融入了神话,但全剧的主要信息是赞美和庆祝黄道婆的贡献。  黄道婆   中文名称: 黄道婆   性  别: 女   所属年代: 元代   民  族: 汉族   生平简介   黄道婆,生卒年不详,松江乌泥泾人(今上海华泾镇)人,元代著名纺织女。出身贫寒,幼沦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离乡逃至崖州(今海南崖城)。居海南岛约三十年,学会黎人纺织棉布技术。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6),她返回家乡。随后,在当地热心传授纺织技术,并在黎人纺织工具的基础上改制成捍、弹、纺、织多用织机。经她传授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术,能织成折枝、团凤、棋局等多种图案的棉织品,使松江一带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乌泥泾被”名闻全国,其技术在各地广泛推广。她死后,乡民立祠祭祀。黄道婆对中国古代棉纺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黄道婆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道婆简介黄道婆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bay.com.cn/post/222.html发布于: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