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可解答那些一眼就能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

2、2022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3、浅谈2022高考数学I卷

  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   1.调适心理,增强信心   (1)合理设置考试目标,创设宽松的应考氛围,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睡眠质量;   (3)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4)静能生慧,稳定情绪,净化心灵,满怀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2.悉心准备,不紊不乱   (1)重点复习,查缺补漏。对前几次模拟考试的试题分类梳理、整合,既可按知识分类,也可按数学思想方法分类。强化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以少胜多,以不变应万变。   (2)查找错题,分析病因,对症下药,这是重点工作。   (3)阅读《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确保没有知识盲点。   (4)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近年高考试题,把握通性通法。   (5)重视书写表达的规范性和简洁性,掌握各类常见题型的.表达模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的出现。   (6)临考前应做一定量的中、低档题,以达到熟悉基本方法、典型问题的目的,一般不再做难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3.入场临战,通览全卷   最容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时保持心态平稳是非常重要的。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要匆忙作答,可先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铺垫,一般可在五分钟之内做完下面几件事:   (1)填写好全部考生信息,检查试卷有无问题;   (2)调节情绪,尽快进入考试状态,可解答那些一眼就能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信心倍增,情绪立即稳定);   (3)对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边通览,一边粗略地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容易上手的题目;B类指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有困难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的攻略06-07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攻略06-08   高考数学的答题攻略04-21   高考数学难题答题攻略04-23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08-23   数学高考答题技巧03-31   高考数学的答题技巧04-21   高考数学的答题技巧精选06-07   高考数学大题答题技巧08-25  2022年安徽高考数学考试已经结束,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此处先说结论吧   这是一张很好的试卷,今年试卷所谓的 '难' 体现在往年的送分题(特别是各大题第一问)今年不再送分,往年大题第一问送分,第二问才是主要的,而今年第一问第二问的难度梯度基本持平了   但对于数学基础扎实的人来说做起来其实无二异。   鉴于评论区大家争论不休,我这边也再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我并没有任何说风凉话的意思,更没有显摆的意思。这是一份很好的试卷,出题者水平很高。在没有超纲题、超难题,每一道题单独拿出来看都不算很难的情况下,整份试卷难度不低。我之前就说了,要想考好这份试卷,必须基础扎实。   很多人似乎对基础扎实有误解,基础扎实无关平时能考多少分,因为同样平时考120分的两个人可能基础扎实程度天差地别。   近些年来数学试卷的风格一直是送分题中低档题占主导,再用一两问超难题,拉高整份试卷难度系数。   所以数学老师们都反复强调,要把送分题容易题全部拿到手,平时的训练也是围绕这块展开。   但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急功近利,通过背模板,背套路,背公式,背各种一级结论、二级结论,最后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现在很多人觉得试卷就该如此,本该如此,出今年这种试卷就是让这些“中档生”没有活路。   但这些真的可以说是中档生吗,我对中档生的理解是,基础扎实,只是缺乏一些灵活思维。   而什么是基础扎实呢,有些人觉得平时能考120那就叫基础扎实,有些人说能熟练运用各种结论就叫基础扎实。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所认为的基础扎实用一言蔽之就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数学最基础的是各种定义,定义之上是各种定理,定理之上才是各种结论,结论之上才是各类技巧。而现状就是太多人不明定义,不解定理,直接熟背各种结论公式,模仿各种技巧,当遇到千篇一律的试卷那自然得心应手。当遇到一张反套路的试卷,先前的技巧套路便直接失效或者没法直接用,心态紧张,乱了节奏,但依然没有悔之晚矣,而是责怪命题人不为他们这些群体考虑。   可能这样说有些人还是不理解,那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吧,我也带过一些学生,对此也能有一点话语权。就拿椭圆的直角坐标公式来说吧,我带过几个高三的学生,他们竟然连椭圆直角坐标方程都不知道是如何推导的。首先这是对椭圆第一定义不熟,当然我点拨后他想起来了,但依然没想到要用距离公式来进行推导。而能够说出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更是少之又少。顺便也说下圆,很多人也答不上来,圆的定义是平面上到一顶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再拿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说,这些他们能背的比谁都熟练。我问他们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他们答不上来。我当时之所以问这个是发现很多学生等差数列求和很爱用n和d表示的那个式子,但是常常因为下标弄混淆而算错,而首项加尾项,乘以项数,除以2,(倒序相加)他们却很很不熟。再比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二倍角公式来源于角和差公式的特殊情况。再比如很多人连导致的几何意义是什么都不清楚,或者起码无法在第一时间答上来,这些本应该在最初学定义时就该刻于心中。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定义是数学这座大厦的根基,如果连各类定义都无法熟练说出来,其余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顷刻间就会崩塌。   我之所以写本篇感想,还是在昨天高考完看到试卷后就来写,是因为我看到这些年千篇一律的试卷这次终于发生了改变,所以激动无比,相与大家分享一下。却未曾想到对诸多考生造成了困扰。   这次高考注定很残酷,但这个世界何尝不残酷,考生每年都在以数以百万计的速度增长,旧的风格未必再适用于今天。最后希望中国的教育能越办越好,   6点多时候看到整份试卷,扫完一遍,基本都是常规题,一道非常难的题都没看到。   为什么都在喊难,有些公众号甚至宣称史上最难。   于是我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题目,分析出一些原因来。   往年的数学,大题的第一问基本就是送分的,哪怕是最后一题的第一问。   但是今年的试卷,大题第一问的门槛大幅度提高了。   首先粗略估算一下   所以接下来就要判断 a 与 c 以及 a 与b 的大小关系   因为   所以我们可以构造以下函数   首先看 a 和 b,可以注意到 两者都是乘积的形式,故想到取对数,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再来看 a 和 c,似乎只能直接算,于是   因为 ,且   所以   综上   数列放第一题其实很少见,且这题的难度会比往常第一大题的难度要难一些。基础不扎实,这道题没做出来的话,那确实会心态崩。   但有一说一 这个递推式真的很基础,既有 又有 ,不就是借助 来进行计算嘛,可以得到   接下来除一下累乘就出来了,当然如果你做得多的话可以想到再同除 n,计算会稍微简单一些   第二问就更不用说了,最简单的裂项   这一问的计算量不小,显然不是送分题了,接近往年常规圆锥曲线题第二问的计算量   首先很容易得到 ,故双曲线方程为   此处特地用常规方法进行计算(否则用平移坐标系,将A点作为原点会计算少很多)   设 ,所以斜率和为0可以得到   化简得(本人喜欢将条件化到最简再联立)   联立一下,可以得到   代入可得   消一下同类项就可得到   所以   我自己算了5分钟不到。   而第二问其实也很常规,数据稍微复杂点   首先依然从结果出发,面积用 表示   由第一问可知   代入得   所以求出b就完事了   因为   所以   此处这么化简,不要强行展开   从而   从而   所以   第二问花了10分钟不到,依然很常规的题目,圆锥曲线最忌讳上来啥也不干先联立。   各自求完导后得到 , ,此处   所以有   那些卡住的,估计就止步于此了,或者只能看出 1 是根   接下来正确的做法是   看出1是方程的根,然后移项构造函数 ,证明该函数单调,就可以说明方程只有1为根   求完导,得到导函数为   此处其实需要证明 ,可以通过继续求导或者借助 这个不等式放缩   即   然后把过程完善一下,就可以证明 是唯一的解了。   细看一下,其实说难也不难,只不过这样的第一问相对于往年送分的第一问来说难度提升了不少。   这就导致,许多原先靠着将中低档的题的分数全部拿到,放弃难题的人直接吃瘪。   整张试卷的送分题数量(大题)比往年少,最高难度的题可能不及往年。数学一般的人很多都是这种策略,靠着将送分题和中档题拿到手,能拿个100到110分数学中上的人,放弃极个别高难题,可以拿到甚至130分数学优秀和非常好的人,极个别高难题也未必能做出来,最多也就140。状态不好粗心一点,可能还考不过一些数学中上的人对于数学优秀的人来说,因为没有高难题的存在,可以拿到140甚至145而那些基础一般,靠着送分题和中低档题拿分的人就原形毕露了,100分可能都危险   用一张比较夸张的图来描述就是   个人认为这是一张很不错的试卷,数学试卷早该像今年这样了,不然数学好的人真拉不开差距。
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可解答那些一眼就能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攻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bay.com.cn/post/978.html发布于:2025-11-12